首屆深圳設計周剛剛落幕,在過去的一個多星期里,共有將近10萬人次參與到這一設計盛會中,其中位于蛇口價值工廠的主展場最高峰時在一天之內接待了將近7000人次。
與如此大的觀展量相襯的是設計周期間反復被提及的“設計之都”稱號,這一稱號由聯合國教課文組織在2008年授予深圳。從2008年到2017年,深圳為何在成為設計之都后的近十年才推出首屆設計周?在商業(yè)之外,設計是否真的進入到了深圳居民的生活,抑或只是作為“工業(yè)設計之都”的生產工具而存在?
在《正在進行中的首屆深圳設計周有這幾個你不容錯過的好展覽》一文中,我們將設計周那些值得一看的展覽一一道來。又帶著更多的偏見和疑問,繼續(xù)出發(fā)前往首屆深圳設計周,去尋找答案。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口號之下的起步
此次深圳設計周的主展場設立在蛇口價值工廠,場地由1985年成立的浮法玻璃廠改建而來。蛇口是昔日深圳改革開放的窗口,滴滴快車剛經過蛇口港,記者就被“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樣的大字標語吸引了。這是改革開放初期蛇口工業(yè)區(qū)創(chuàng)始人袁庚率先提出的口號,如此大的金字在如今看來有種恍惚的穿越感。
看到我對這個標語感興趣,滴滴司機侯師傅開始和我搭話:“20多年前剛來深圳的時候,就每天在蛇口港這邊當司機,最初給印刷廠拉貨,主要是產品的包裝。九零年左右的時候,很多來深圳委托設計的北京、上海企業(yè),都對現代設計和印刷非常陌生。光說包裝設計,那時深圳比內地要先進個三五年。”
“在以前的南玻廠那邊還有一塊這樣的牌匾,寫的是‘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每次路過這些字,我都會加快腳步,怕被別人落下。我在四川老家時候做事就沒有那么快,”說到這里,侯師傅迅速看了一眼右側的車窗,說“你看路邊那些人,走路走得多快啊。”
師傅說的九零年左右,便是深圳設計開始的時候。
當時國內其他城市還處于計劃經濟,因為缺少需求,高質量的東西生產不出來。這時深圳率先改革開放并進入市場經濟,有大量的市場需求。加之距離香港近,可以接觸到西方的先進設計技術和思維。90年代,很多企業(yè)愿意花高成本讓深圳公司做設計,因為做出來的東西洋氣、質量好。
當時很多國內的大企業(yè),海爾、平安、紅塔、五糧液就是選擇在深圳做的設計。很多設計師就是在這個階段大量地接活,積累下了經驗,也賺了一大筆錢。
深圳特區(qū)的特別之處,就是可以毫不避諱地談錢,這是大多數中國城市都做不到的,在那個年代,人人都在想著發(fā)展和賺錢。那時很多學設計、學藝術、學電腦或者想做些事情的人就會南下深圳,經常一臺電腦一套操作軟件就開始接活,從接單到自己設計,再到自立門戶,需求推動的力量大,自發(fā)形成的產量和規(guī)模也都很大。雖然也有技術很牛的人,但總的來說做設計是模仿性強于原創(chuàng)性的。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當國內大城市改革開放后來居上地擁有了不亞于深圳的平面設計能力。很多在深圳發(fā)展的設計師回到內地,深圳逐漸失去特區(qū)光環(huán)。
深圳設計的另一個重要領域——工業(yè)設計的發(fā)展也有著和平面設計類似的經歷。從最早三來一補的代工、加工模式中掘得第一桶金,到逐步工業(yè)化,隨著珠三角地區(qū)人力、土地成本不斷走高,外遷的企業(yè)已經清晰地傳遞出制造業(yè)在深圳的處境。
好在務實和講究效率的做事態(tài)度成為了深圳的基因,這里的企業(yè)有著靈敏的嗅覺和強烈的危機意識。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互聯網和科技高速發(fā)展,各大城市之間的差距開始縮小,面對新一輪城市競爭浪潮,人們開始意識到最初在深圳形成的以模仿為主要形式的設計風格(與其說設計,不如叫拷貝),已經開始行不通了。
這樣一來,如何從代工和山寨轉型成為具有科技含量的原創(chuàng)設計,成為了深圳的課題。
聯系我們 深圳市鼎浩工業(yè)設計有限公司
手機:18923483680
座機:0755-23013037
Q Q :459136468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街道共和工業(yè)路45號華豐商務中心A座510